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类乌齐短信网 > 新闻中心 > 类乌齐县重庆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纪实

公司动态

类乌齐县重庆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纪实

关键词:

类乌齐短信群发类乌齐短信平台类乌齐短信公司

2019/7/20

本网消息 37颗丹心,闪耀大山

1095个日夜,不辱使命

他们来自远在千里之外的重庆

他们怀揣着同样的梦想和初心

汇聚到祖国的最高处

和雪山比纯洁

和格桑比坚韧

和牦牛比忠诚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援藏干部

北纬30°,这条贯穿四大文明古国的神奇纬线,自西向东横穿我国西藏自治区和重庆市,也将两地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类乌齐县,地处西藏昌都市东北部,在藏语中是大山的意思,地域辽阔,地貌壮观,雪山、峡谷、草原,一山见四季,十里不同天,这里是地球最高点的人类居住地之一。在这片高原上,有一个职责特殊的群体,呼吸着只有家乡一半的氧气,却肩负着两地城市的深情使命;这也是一个披荆斩棘的群体,克服高寒缺氧的身体不适,穿越险象环生的雪山峡谷,以穿透岁月的执着,奋斗在雪域天地,让边远落后的国家级贫困县华丽转身,蜕变成冉冉升起的藏东明珠,他们从1500公里之外的重庆市江北区、沙坪坝区等13个区县有志而来,他们就是类乌齐县重庆市第八批援藏干部。

第一幕 心之所向在西藏

对口援藏是党中央为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重庆市自1995年起对口支援昌都,至今已走过前后八批,24年接力的征程。“战高原享雪域,甘洒热血援藏;铭责任渝藏情,竞谱无悔青春”是第八批援藏工作队的铮铮誓言,他们用三年,或一年半的时间,让初心闪耀在高原,扎根在这片苦寒之地,牢记使命,跨越冰河、翻越雪山,不畏艰难险阻,只为当地人民与全国一道过上小康生活,谱写新时代西藏各族人民美好生活的崭新篇章。

第二幕 扎根雪域勇担当

“自2016年7月12日进藏以来,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立足类乌齐县实际,首月用不到20天跑遍6147平方公里及10个乡镇、82个村居、40个寺管会及辖区单位、企业摸清县情县貌,通过全面据实调研分析,提出了“一面、一网、一线、补短板”的三年精准援藏工作思路。

一面即建设“雪域网红”旅游强县。推动藏东高原特色景区开发,助力乡村振兴,顺应新旧媒体融合形势规划打造“天堂类乌齐、三江花都城”特色旅游品牌,如:建好康巴花都4A级自驾营地,就地打造一批“最美打卡地”。

一网即构建农特产品销售网络。通过线上线下联合互动,助推“互联网+”产品发展,打造电商产业集群,拓宽畅通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如:县农行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助推高原农特产品营销走上快车道。

一线即做精做强牦牛肉产业链。类乌齐牦牛具有国家地理认证标志,做大“增量”,做优“存量”,促进农牧民增收和农牧业增效,如:藏家牦牛加工厂和央宗牦牛育肥基础等,打造舌尖上的“牦牛经济”。

补短板即用计划外援藏资金,补齐城市建设、医疗教育、扶贫民生、人才培训等基建短板,让资金和项目进一步农牧区和农牧民倾斜,如:扶贫开发区民族团结广场、县域干道路灯、市政植树及绿化等,让农牧民共享援藏带来的福祉。”

类乌齐县旅游资源丰富,拥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查杰玛大殿、达日通生态湿地保护区和野生马鹿自然保护区三个国家级文化旅游资源,但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足、基础设施欠缺,遵循“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保护产业化”的发展理念,援藏工作队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争取援藏资金投资建成了国家自驾车营地标准调整后的第一个4C级营地——康巴花都营地,选取了县内3处优质摄影取景点建造了观景平台,完善了县城路灯亮化工程和行道树工程,打造了滨达红色遗址广场和民族团结广场,制作了全新旅游宣传标语,全方位为类乌齐旅游打Call……,发展高原秘境特色旅游,刷新县城颜值,使县域旅游产业有质的改变,带动类乌齐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品位,提高群众生活品质,让“旅游+扶贫”模式让农牧民步入脱贫快车道。

类乌齐县平均海拔4500米,年平均温度2.6℃,气候条件恶劣,高寒缺氧导致农作物品种稀少,但却很有特色。援藏工作队将高原独特的气候资源与脱贫产业相结合,将高冷资源变成群众致富的“品牌”,培育了被誉为“高原人参”的芫根榨菜产业,组织县企业和特色产品参展昌都“茶马文化艺术节”、拉萨“藏博会”、重庆“中国西部农交会”“渝洽会”等,扩大宣传,帮助营销,全力call“类乌齐造”的如牦牛肉等特色品牌产品,完善产业规划布局和商品购销产业链,让藏东高原艰苦的自然环境也能孕育出带领农牧民脱贫增收的“金果果”。

三年来,类乌齐县重庆第八批援藏工作队在渝昌两市决策部署和重庆援藏临时党委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重庆大后方的大力支持下,共争取到计划外援藏资金和物资1.15亿元。以民族团结为保障,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县援藏队将全部资金都向民生领域倾斜,全部物资都发放给了基层困难群众,类乌齐县在2018年通过国务院验收,全县脱贫摘帽,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

藏东高原上高寒缺氧、气候恶劣,农牧民群众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很多农牧民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热情,缺乏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专技援藏医生和长寿区组团对口援藏医生主动作为,一道开展了大量深受农牧民欢迎的健康扶贫行动,在援藏干部的帮助下,2018年底类乌齐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甲,这标志着类乌齐县的医疗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农牧民群众的健康有了更有力的保障。援藏医生们还广泛开展走进群众、下乡开展义诊送药活动,县援藏队也积极组织协调重庆医疗专家到县开展居民疾病谱调查、包虫病筛查及耳病和眼病治疗,同时加强传染源管控,新增包虫病患者明显减少,包虫病流行蔓延的态势得到基本遏制。援藏队同时协调重症患者赴渝治疗,使藏区群众切身体会到了党和国家的关怀,大山类乌齐正变得越来越宜居,援藏政策的含金量正在逐渐转化为农牧民群众切实的获得感。

三年来江世洪、夏林2名援藏党政干部人均行程接近20万公里,他们不畏艰苦严寒,高反缺氧的恶劣环境,足迹遍布高寒牧区访民生,经常一驻村蹲点就是3个月,他们深刻地认识到,类乌齐县欠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学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偏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了提高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内生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从根本上斩断阻碍发展的贫根,实现稳定而长久的脱贫,县援藏队在教育援藏作为战略目标,投资建成了县重庆第二幼儿园、县中学图书室等,软件方面协调各方资源,为学生们捐款、捐物、发放教育奖励资金等,并在专技援藏教师和万人援藏支教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成绩有了显著的提升。学生学习环境好了、成绩好了,对知识改变命运的认识深刻了,全县未来的快速发展也有动力和底气了,不仅产生了经济效益,更产生了扶贫扶志扶智,推动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第三幕 喜看大山新模样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类乌齐县重庆第八批援藏工作队立足受援地实际,克服多重困难,创立了“四级联动”及“八位一体”援藏工作模式,在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和城乡面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昌都市委书记阿布同志给工作队的重要批示:“很好,望跟踪落实,取得实效”,全国第八批援藏总领队郭强给予“重庆援藏,全国学习”褒奖。三年来,在各级共同努力下,援藏干部们分管的维稳、意识形态、民政工作、基层党组织等各项领域屡获全市先进,举办昌都2018年度全市民政工作暨五保集中供养机构运行试点现场会并作先进交流,并连续三年民政先进;获自治区“双拥”模范县,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所有援藏干部连续三年考核优秀;支部评为县“优秀基层党组织”,受赠10幅感恩锦旗。重庆市第八批援藏工作总队集体获2018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特别奖,特邀参加2019重视春晚,并在2019年6月荣获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三年来援藏干部综合在岗率达86.58%,累计少休假1043天,用实践将“援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三问回答书写在类乌齐大地上。

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三年雪域生涯,他们打造了重庆精准援藏的样本,留下了带不走的硬队伍、致富路、好口碑,带回独特的高原肤色和患有高原病的身体,更要带回类乌齐干群的好作风和深厚情谊,在八批援藏工作即将结束之际,县重庆第八批援藏干部们仍满怀信心和期待,对他们而言,援藏事业并未结束,离开是下一个征程的开始,无论身处何地,他们都将心系和支持西藏的发展,永远当类乌齐的信息员和联络员,虽然他们将离西藏越来越远,但他们始终相信,西藏将会离世界越来越近,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内心共同响亮的初心-援藏志:

七律·援藏志

援藏壮志在心上,扎根雪域勇担当;

精准施策助发展,高寒牧区奔走忙。

脱贫摘帽奔小康,喜看藏东换新装;

渝藏大爱书忠诚,直把藏乡作故乡。


来源:类乌齐人民政府网        类乌齐短信群发|类乌齐短信平台转载

我要评论(本站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本站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客服中心
商务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商务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商务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类乌齐短信网

咨询热线 400-0790-114
区域负责人 QQ:2885113502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